
呼和浩特高空作业在诸多原因中,建筑业工人数量下降和工资提升是提及多的原因,它是行业快速发展的充分条件,但非必要条件,从高空作业平台发展变化的节点和周期来看,与国内建筑业工人数量下降、工资水平提升的现状是一致的,这也是中国整体劳动力人口下降,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对各行各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尤其建筑业,工作环境差、工资水平不高且拖欠屡有发生,使本就越来越少的劳动力更多流向了制造业及信息技术、金融、电商等第三产业,推动建筑业产生了更多“设备补人”、“设备换人”的需求空间。国家统计局新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的农民工约有2.8亿人,其中从事建筑业的占比19.7%、比上一年度下降1.4%。
从上一代(60后、70后)和新生代农民工(80后、90后)的职业选择来看,新生代农民工更多流向了制造业以及部分第三产业,而建筑业行业的新生代农民工比例大幅下降,说明人口红利消失对建筑业的影响是巨大的。
说明:上一代农民工指1980 年之前出生的外出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指1980年后出生的外出农民工。国金证券曾以上海建工为例做了测算,证明人工成本的上升对建筑企业利润率影响敏感度很高。假设2014~2016年,上海建工各类土建施工人工费上涨 1%、其他收入和成本不变,其利润(所得税按照平均所得税税率计算)将分别下14.31%/8.58%/10.71%。
但是,建筑工人数量减少和收入上涨并不是驱动高空作业平台市场快速发展的直接要素,尤其在近两三年的快速增长期,从下图中可以看到,建筑工人收入变化和高空作业平台销量的相关性却是比较弱的。
因此,建筑工人数量减少和收入上涨两个要素的叠加对高空作业平台市场的快速增长是一种宏观层面的支持,在实际需求的微观层面并不能支持市场快速形成足够大的需求,不足以促成一个产业的爆发。
“关键事件”的发生,促成了一个产品需求的快速爆发:高空作业平台是一种先进的作业方式,但如果没有需求端的强力拉动,并不能快速形成较大的销量增长,它所经历的增长周期会很长。呼和浩特高空作业有非常多的新兴产品,并非产品本身问题,而是缺少了一个“导火索”帮助它快速成为市场的主流;并且,如果没有关键事件的发生,好的产品在漫长的自然成长过程中,可能还未迎来需求爆发就已被更高效率、更高性价比的产品所替代。高空作业平台产品早应用于造船业,在日本也是因为造船业的大量使用而推广开来。但是,日本高空作业平台市场在2011年迎来的大幅增长,则源于“2011年日本大地震(引发了福岛核电站泄漏)”所带来的灾后重建。
日本金本公司在2017年上海KHL大会的演讲中专门谈到,在2011年后,金本公司就是受益于灾后重建项目,公司的租赁收入和利润率得以大幅提升。
同样地,西班牙在2008年迎来了建筑业市场的爆发性增长,当年的水泥消耗量占了欧洲26国的25%,当年建设完成了65万套成品住宅、占欧洲26国的28%,由此带动了起重机械的高速增长。
现阶段,核心驱动力是中国高端制造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众所周知,2015年是中国高空作业平台市场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高空作业平台市场在这一年获得了50%以上的高速增长,并在接下来的两年中继续保持50%左右的增幅,因为在2015年,它很幸运地踩在了中国几大新兴制造产业发展快的节点上,包括:
2015年,是以京东方为代表的中国面板制造企业生产线基地开工建设多的一年,几乎是2014年的两倍;
2015年,是中国高铁站建设多的年份之一;
2015年,也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速度快的一年;
北京大兴新国际机场,2015年全面开工;
京东头一个亚洲一号上海物流园在2014年投入运营后,呼和浩特高空作业2015~2017年共在北京、广州、沈阳、成都、武汉等地建了近10座高标准物流园;